据观察者网报道,中国近些年来减少美国玉米进口,引起了广泛关注,英媒路透社对此给出了两个结论,认为与巴西玉米出口量减少,以及中国玉米收成连续四年创下纪录有关。按照路透社的说法,中国对进口玉米有巨大需求,却对美国玉米供应几乎没有兴趣,2023至2024年度,中国在美国玉米出口总量中的占比,已从3年前的31%大幅降至6%以下。在巴西玉米供应萎缩的情况下,中国卖家也没有寻求进口美国玉米来填补缺口。
路透社还指出,除了产供链方面的因素影响中国进口美国玉米,地缘政治局势也是导致美国对华玉米出口萎靡的主要原因。路透社认为,在外交紧张局势加剧的情况下,中美间农业贸易不会蓬勃发展,即将于11月举行的美国大选,预计会进一步影响两国间贸易。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路透社的分析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最近一段时间美国民主党政府不断打“中国牌”,试图以此攫取政治利益。
美国两党也在议会达成一致,在所谓的“中国周”中通过25项涉华法案,掀起了新一轮“反华妖风”。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也没放弃在高科技方面,加强对中国的限制,已有不少西方媒体放出风声,称美国已与荷兰和日本等国达成共识,将进一步限制量子计算、半导体制造等技术对华出口,甚至连中国以前从西方国家进口、使用了美国技术的半导体制造设备,都无法获得售后服务。
在关税议题上,美国也不断向中国释放强硬信号,不仅拜登领导的民主党政府,已明确表示将进一步提高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作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特朗普,也多次在竞选活动中宣称,如果当选就会对所有中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减少从美国进口玉米,显然是一种带有警告意味的做法,不指望以此让美方收手,但要让美方明白对华开启贸易战,中国不会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事实上,中方去年在中美关系急剧恶化的背景下,就有过大量取消美国玉米订单的动作,当时直接取消了110.4万吨美国玉米订单,占美国每年对华玉米出口总量的7.4%。这在当时也被一部分媒体,解读为一种对美反制措施,回应美方热炒对华脱钩,以及所谓减少对中国依赖等言论。
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中方去年在中美农业贸易上的动作,确实触动了拜登政府高层,让美财长耶伦不得不在听证会上表态,称美国试图与中国“脱钩”,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因为中美民众都从两国贸易中受益,停止与中国进行贸易,后果将会是“灾难性”的。耶伦当时降低调门,不再谈对华脱钩,转而以去风险来替代。
时至今日,美国政治人物也很少谈“对华脱钩”,很难说这不是中方外交努力的结果。但需要指出的是,美国试图遏制中国发展的策略,其实并无改变只是换了一个名义,现在是以“中国产能过剩”当借口,拉拢盟国共同采取对华贸易措施。美方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总而言之就是尽可能孤立中国,并限制中国在高科技方面突破。中方对此看得非常清楚,因而与美方进行高层沟通时,都会强调美国不能剥夺他国发展的正当权利,同时不断以各种方式警告或者提醒美方,中美合则两利、强行脱钩两败俱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