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世界自闭症日,国投泰康信托在北京市通州区完成全国首单不动产信托财产转移登记,帮助田女士实现保障自闭症儿子终身照护的心愿。这一突破性实践依托北京市2024年底试行的《关于做好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工作的通知(试行)》,标志着我国不动产信托登记制度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意味着信托行业在服务民生领域迈入新阶段,可以为老龄化家庭及特殊需求群体提供制度性解决方案。
委托人田女士一直希望将自有住宅纳入信托财产以保障特殊需求子女。2024年12月北京市出台的试点政策创新性地建立“办理信托产品预登记—签订信托文件—办理信托财产登记”三步流程,明确信托财产独立性机制,有效解决不动产装入信托的登记难题。国投泰康信托凭借在养老及特需服务领域的经验,联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通州区政府及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成功打通财产备案登记与转移登记全流程,实现财产风险隔离与定向使用。
作为民生服务领域先行者,国投泰康信托在业内率先打造“1+3+1家庭金融服务体系”,推出“赫奕传家”财富管理服务信托品牌,以设立信托账户为起点,提供资产配置、养老、看护、传承安排以及公益慈善等一站式服务。
在4月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国投泰康信托董事长李樱在会上指出,首单案例验证了信托制度在养老、特需领域的三大核心价值:一是利用信托制度,进行风险隔离,满足特定需求;二是通过专业管理,保障信托目的实现;三是借助继受行权人和监察人的机制安排,保障受益人全生命周期权益。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北京市试点政策破解了困扰行业二十余年的非现金类信托财产登记制度缺失问题。通过将信托登记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既保留物权效力又确立信托法律关系,为“以房养老”、资产证券化等场景奠定制度基础。该模式未来若推广至全国,或将激活万亿级不动产市场,推动信托业从资金受托向财产受托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