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硒农产品,唱出万安原产地上的柑橘“新硒望”
–冯晓曦 肖慧
2017年,“全国富硒示范县”授牌仪式暨富硒产业发展论坛在万安县举行,万安从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手中接下了“全国富硒示范县”沉甸甸的铜牌;2019年万安县被列为江西省富硒产业发展赣南片区重点县;2021年启动万安县省级(富硒)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随后万安县相继荣获国家级富硒农业示范基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省级富硒产业园区、江西省富硒功能重点县、乡村振兴示范县等荣誉,十年磨一剑,在这赣南这片丰沃的土壤里,万安在富硒农业的赛道中走出了一批又一批正规军。
回首,时隔多年,“富硒农产品,万安原产地“的口号响亮依旧,产业主体日新月异,富硒硕果琳琅满目,一派欲与行业试比高的劲头无不宣扬着万安县富硒产业的势头越发层峦叠嶂,扶摇直上。
柑橘,是万安的传统优势产业。全县果业面积近14万亩,规模基地620个,年产值9.6亿元。其中,脐橙6.7万亩,井冈蜜柚5.2万亩(含西柚3200亩)以及砂糖橘、南丰蜜橘等其他品种,多样化的品种构建了万安县的特色柑橘体系。
万安,是柑橘生长的理想福地。得天的地理环境,独厚的政策倾斜,勤劳务实的从业主体,柑橘在这里被视若珍宝,且众望所归。近年来,全县通过“政策推动、科技驱动、品牌拉动、示范带动”着力推进柑橘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三化”建设,助推乡村振兴,走出了一条兴果富民之路。
政策引领,激活一江春水
为加强对富硒功能农业发展的组织领导,万安县成立了富硒功能农业发展领导小组;组织实施了“万安县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服务”项目,调查结果显示,万安拥有120余万亩的天然富硒土壤,并为万安圈出了14处共33.98万亩的富硒基地。
围绕省、市级富硒示范基地建设要求,县域统筹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约2.3亿元、统筹整合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已安排的风险补偿金约0.8亿元等,重点向富硒产业基地建设倾斜。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井冈蜜柚富民产业绿色发展的意见》《万安县现代农业发展产业奖补扶持办法》《万安县发展富硒产业工作方案》《万安县2022-2025年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奖补扶持暂行办法》《万安县推动富硒农产品提质增效工作方案》等文件,推行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工程,加快了柑橘类水果产业规模的扩增。
为全力打好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提升攻坚战,万安县充分利用好山水生态资源,通过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扶持,采取“公司+村集体+农户”的“三方得利”发展模式,不断推动品种改良、技术升级和市场拓展等措施,助力农民增收和产业强链。随着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柑橘产业已成为当地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有力地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技术支持,树立行业标杆
为着力提升富硒产业技术水平。万安县柔性引进富硒专业人才,先后对接国家富硒委、江西农大、省农科院,启动了农业技术产研对接活动,旨为打造富硒产业集聚区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在各方努力下,国家富硒委与万安县签订了富硒产业高质高效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江西联正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正农业”)和国家富硒委合作,开展了“提质、增产、富硒”三位一体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联正、富晶、伊禾农品、亲情树、康家宜、松山合作社6家企业和百嘉镇、枧头镇等地部分种植大户与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合作,开展了富硒水果技术集成技术试验示范(布点24点);省农科院质标所已与联正农业协作启动富硒金沙柚企业标准编制。
2023年,万安县委、县政府与江西省农科院合作揭牌成立“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万安富硒产业研究院”启动相关科研试验推广活动。研究院通过整合多部门专业人才组建富硒产业工作专班,实现专人专职专岗服务;策划“三题”明方向,以“企业出题、政府领题、院校及科研机构解题”为建设要求,明晰工作方向,细化相关举措;科学规划布局,编制《万安县2025-2030年富硒产业发展规划》绘制产业图谱、建立名录库,健全完善富硒产业统计指标体系;通过一系列举措实现政府、院校、企业的紧密连接、有效互通,攻克在产业发展过程当中所遇到的难点和痛点。主管部门及从业主体还参与制定了《富硒井冈蜜柚栽培技术规程》等吉安市地方标准。各富硒产业经营主体严格按照有关富硒产品栽培技术规程进行生产,进一步提升了万安富硒农产品质量。
主体奋进,迸发无限生机
万安县高陂镇,在联正农业的仓库内,机器根据果品的特征将井冈蜜柚进行分类处理,操作人员有条不紊,蜜柚圆润喜人,一套现代化作业模式高效地服务于传统产业,活力无限。该企业是一家集水果生产、果品初加工为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营产品为井冈蜜柚,公司拥有自建井冈蜜柚基地超1万亩,年出产井冈蜜柚2000吨,企业销售收入超1亿元。
作为龙头企业,联正农业坚持现代化企业的标准管理模式,亦不忘积极辐射带动周边从业主体。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和“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分户经营”“五统一分”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联结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家庭农场3家,并与合作社家庭农场签订了农产品生产、销售合同,免费为农民培训生产、经营管理和销售等方面的技术,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质,解决了农民销售后顾之忧。据统计,公司解决了200余名农户就业问题,引导了1000多农户发展井冈蜜柚等柑橘产业,精准对接100多户贫困户并成功帮扶脱贫。
潜心耕作中,联正农业成为了吉安市政府首批授权使用区域公共品牌“井冈山”商标的主体,并相继荣获省级扶贫龙头企业、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高新技术企业、江西省省级3A级乡村旅游点、省级田园综合体、省级“井冈蜜柚联合体”等殊荣。
在市场端,公司积极探索对外合作模式,入驻了上海各大超市,并成功出口拉美地区,实现了出口零的突破。2024年,联正农业赴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观学习,寻求富硒井冈蜜柚销售、果业基地建设和品牌打造等合作,并成功达成了联正公司绿色富硒井冈蜜柚销售的合作意向。
同在高陂镇的江西省富晶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打造方圆五公里的果业产业带,重点生产绿色有机富硒认证的高端果品,现已形成集四季果品釆摘、休闲观光、农家餐饮、垂钓娱乐、农业种植技能培训、团建拓展训练活动为一体的农旅结合经营发展模式。公司现有果园600亩(含联营基地200亩)主栽品种脐橙、井冈蜜柚。
科技赋能,主体亮点纷呈
江西伊禾农产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上海伊禾农产品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公司自建柑橘基地约9000亩,种植有鸡尾西柚、桔柚、爱媛38、天草、纽脐橙等柑橘品种;通过订单基地、“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联建果业基地1.6万亩;在万安县百嘉镇建立柑橘商品化处理车间5000平方米,建立柑橘品种试验园150亩;在芙蓉镇龙溪村经营万安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公司以中国柑橘研究所、江西省农科院、华东交大为技术依托,科研与产业结合紧密,每年引进优质柑橘品种5-6个,增加种质资源贮备;规模推广优良品种1-2个,优化产品种植结构。截至目前,公司通过在柑橘品种园科研实验,从品种的长势、种植管理、上市时期、产品特性、储藏性、市场前景等方面着手,评价选育出了10余种在万安县表现优异的柑橘品种,为万安果农的柑橘品种提供差异化选择。同时,公司在万安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建有高品质无病毒柑橘苗圃一个,为周边果农提供优质的无病毒容器苗。
在农业互联网应用方面,公司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布局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通过提升公司的物联网软硬件基础,重点建设网络基础设施、滴灌应用技术、信息服务基础设施、数据采集装置、视频监控装置以及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等项目,提升公司在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信息化水平,数字化能力。目前,公司在柑橘产业的生产、加工、流通环节基本实现物联网覆盖,物联网技术应用率远超40%;在果品的品质把控、产能产出、农药化肥减量使用、农业资源利用、基地劳动生产率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提升趋势。通过互联网的加持,公司生产基地的种植效率及产品品质得到了跨越式提升。公司所生产的“爱媛橙、脐橙、西柚”等产品相继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富硒产品认证、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定,深得市场青睐。
在联农带农方面,公司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带动农民联合发展,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主要机制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土地流转效益,截至2023年年底,公司已流转林地9000亩,实现了农民30年土地租金收入1800万元;二是劳务收入,公司自建基地的季节性用工及加工厂的季节性用工,高峰期日均可吸纳劳动力500余人;三是产业增收,公司通过订单基地、“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带动农户,实现联建基地1.6万亩。2023年,公司通过以上途径实现带动农户3754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2户,实现户均增收约6000元,有效帮助了5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脱贫致富。
同为市级龙头企业的江西(万安)旺橙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万安县拥有1800亩自建脐橙基地和15000亩联营脐橙基地。公司通过种植精细化管理,确保脐橙绿色品质、定期开展脐橙种植技术的研讨和培训活动,帮助当地农户提高种植水平、积极利用电商平台,拓宽全国销售渠道、与农业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同时,公司还利用大数据分析市场需求,指导生产计划的制定,确保产品适销对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2024年,借助“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出口优势,公司获得了600箱脐橙的订单,在经过吉安海关的严格检验后,满载而发,踏上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阿联酋、柬埔寨等)的海外之旅。
多年以来,万安县各管理部门持续加大资金、项目、技术、人才扶持力度,旨为富硒农产品的成果开枝散叶、生生不息;从业主体们铆足了气力,深耕产业强链补链,期待丰硕成果,美好收获;那满山绿油油、红彤彤的柑橘更是翘首以盼,闪烁着产业振兴乡村的“新硒望”。
(图为柑橘企业的生产基地及产品)